当前位置:首页 -> 养花知识 -> 花卉诊所

大丽花的病虫害防治(二)

  大丽花白绢病

  症状 植株基部发生湿腐,初为褐黑色,以后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,并形成油菜籽大小的菌核。

  病原 齐整小核菌[Sclerotium rolfsii Sacc.],属半知菌亚门。菌丝白色,疏松或集结成线形而紧附于基物上,形成菌核,菌核小(直径0.5-1.0毫米)而齐整,初白色,后变黄褐色,内部灰白色。

  传染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和植株残体存活多年,从植株根颈部侵害寄主。病菌寄主广泛,鸢尾、兰花、芍药、除虫菊、桃、梨等也常被侵害,引起猝倒、根腐、基腐和果腐。

  防治方法

  1、拔除病株,将土壤中的菌核集中烧毁,在病穴撒布石灰,或填入用70%五氯硝基苯粉剂加新土100倍配成的毒土进行消毒。

  2、发病初期,用50%托布津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浇灌病株茎基部,隔7-10天再浇灌一次。

  柳蝙蝠蛾

  柳蝙蝠蛾又名东方蝙蝠蛾,属于鳞翅目,蝙蝠蛾科。

 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及原苏联、日本等地。为害多种花木。

  为害状 幼虫蛀害枝、干,蛀道口常呈凹陷环形,并由丝网粘满木屑,形成木屑包。

 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35-44毫米,翅展66-70毫米。体粉褐色至茶褐色。触角短线状。前翅前缘边环状的斑纹,中央有1个深色稍绿色,角形斑纹,斑纹外缘有2条宽的褐色斜带。后翅狭小,腹部长大。卵 球形,直径0.6-0.7毫米,黑色,微具光泽。幼虫 深褐色、胸、腹部污白色,圆筒形,体具黄褐色瘤突,老熟幼虫体长44-57毫米。

  生活史习性 在辽宁大多1年1代,少数2年1代,以卵在地面越冬,或以幼虫在基部越冬。翌春5月中旬开始孵化。6月上旬转向果农林木或杂草等茎中食害。8月上旬开始化蛹г9月下旬化蛹终了。8月下旬羽化为成虫。羽化盛期为9月中旬,终见于10月中旬。成虫羽化后就交尾产卵。以卵越冬。部分后期孵化的幼虫,或受其它干扰发育迟缓的幼虫即以幼虫越冬。翌年在7月旬开始羽化为成虫,随即产卵г2年完成1代。成虫多集中于16-18时羽化。成虫白天多悬挂于树干、下木或杂草上不动,直到日落后才开始飞翔、交尾和产卵。成虫具背光性。交尾后随即产卵,产卵无一定场所,多数随着两翅的颤抖,将卵粒一一产下,有的边交尾边产卵;多数不交尾就产卵。雌虫产卵量几百粒到数千粒不等。

  防治方法

  1、剪除带有木屑包的苗木和枝条。

  2、药剂防治: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在地面活动时,向地面喷布50%对硫磷1000倍液。中龄幼虫转入树干时,用50%敌敌畏10倍液滴入虫孔。

  短额负蝗

  负蝗俗称蚱蜢,分布很广,危害的花卉有凤仙花、鸡冠花、一串红、三色堇、金鱼草、千日红、金盏菊、百日草、雏菊、菊花、松果菊、月季、茉莉、扶桑、大丽花、栀子花等。

  为害状 初龄若虫喜群集食害叶部,被害叶片呈现网状,稍后即分散取食,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,严重时整个叶片只留下主脉。

 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1-31毫米,呈淡绿色到褐色和浅黄色。头部向前突出。后足发达为跳跃足。前翅绿色。后翅基部红色,端部绿色。卵 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固。单粒卵乳白色,椭圆形。若虫 初为淡绿色,布有白色斑点,形似成虫,无翅,只有翅芽。生活史及习性 该虫在长江流域等地区一年发生2代。以卵在土中越冬。翌年5-6月,卵孵化。7月上旬,第1代成虫开始产卵。7月中、下旬为产卵盛期。第2代若虫从7月下旬开始孵化,8月上、中旬为孵化盛期。9月中、下旬至10月上旬,第2代成虫开始产卵,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产卵盛期。

  防治方法

  1、初龄若虫集中危害时,人工捕杀。

  2、喷施50%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,或25%亚胺硫磷1000倍液。

猜你喜欢